公司新闻

齐鲁文化——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(二)

齐鲁文化——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(二)

二、以诚信为本的齐鲁文化

鲁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地。周公是周礼的制定者,他为鲁国制定了以礼治国的方针。周公的儿子伯禽,秉承父训,在鲁国全力推行周礼。嗣后各位君主,也不遗余力。于是,茫茫神州,数百诸侯,鲁国成为礼治的样板。外地人到了鲁国,不去观看鲁国的礼乐典籍,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。与礼治相呼应的,是经济上的男耕女织。鲁国地处内陆,土地比较肥沃,洙、泗等河流又足资灌溉。另一方面,农耕与礼治是相适应的。男耕女织,自给自足,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利益往来,联结人际关系的,就只有伦理这一条纽带了。

礼治与农耕,造就了以崇尚伦理道德为特征的鲁国文化。而诚信是其*基本的内容之一。这在《论语》中有充足的反映。《论语》一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是研究孔子思想*重要的资料。《论语》对中华民族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,有人将其比作基督教的《圣经》。在《论语》一书中,孔子与弟子屡屡谈及诚信问题。如: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
子夏曰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在孔子看来,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。《论语》说:“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” “文”指文献典籍,“行”制社会生活实践,“忠”即忠诚,“信”即诚信。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,诚信占了两项。

孔子思想是鲁国传统文化的产物。传统造就了孔子,孔子继扬了传统。

不独孔子,鲁国其他人也以诚信为本。《庄子·盗跖》讲了一个故事:

有个叫尾生的人,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。大雨瓢泼,桥下涨水,却不见那女子来。尾生坚守信约,在桥下苦等。水越来越大了,他抱着桥桩,不忍离去,直至淹死。

这个尾生,据考证是鲁地人。

古人把尾生誉为诚信的楷模。

与鲁国隔泰山相望的齐国,实行了一条与鲁国不同的建国方针。

齐国滨海,那时营丘往北不远便是滩平水浅、**一片的渤海,海中鱼、贝繁多。海水可以煮盐,发明煮海水为盐的夙沙氏就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部族。齐国开国之君姜尚因地制宜,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大海上,大力发展渔业、盐业。对脚下那片盐碱地,则大量栽种桑树。桑树的一个特点,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,盐碱地上也可以生长。种桑是为了养蚕,发展丝织业。此外,种桑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。大力发展渔、盐、纺织,同列国诸侯贸易,赚取利润。齐国的经济方针,是以工商立国。在政治上,则是尊贤上功。尊贤,就是唯才是举;上功,就是崇尚功业。鲁国搞的是礼治,讲伦理,重尊卑;齐国不讲这一套,唯才是举,崇尚功业,以此来激励民人奋力进取,博得功名富贵。齐国的建国方针带有极强的功利性。
齐国的经济、政治方针造就了独特的齐文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述齐地民俗云:

初太公治齐,修道术,尊贤智,赏有功,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,矜功名,舒缓阔达而足智。其失夸奢朋党,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,急之则离散,缓之则放纵。

从“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”来看,齐人不讲诚信。实际不然。秦汉时民谚云:“齐楚多辩智。”中国人向来推崇讷言力行,看不起“嘴上功夫”。孔子曰:“巧言,令色,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齐人能言善辩,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。实际上,齐人也特别讲诚信。

兹举一例,以为谈资。

齐国人鲍叔牙有个朋友叫管仲,是颍上(今属安徽)人。两人一块儿做些小本生意,管仲出力不多,分钱的时候却常常多要多占,鲍叔牙也不和他计较,还向人解释说,管仲不是贪财,因他家中有老母,需要赡养。管仲给鲍叔牙出生意,鲍叔牙照着去干,都失败了,他也不认为是管仲的主意不好,而是时机不到……

鲍叔牙待管仲,一片真诚。管仲后来成为齐国名臣,鲍叔牙的信任、推荐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。“管鲍之交”被誉为交友的楷模。而确立“管鲍之交”的,是齐人鲍叔牙。

齐人的诚信与鲁人不完全相同。鲁国以礼治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悌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浓厚的伦理性;齐以工商立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契约性。

三、传承不衰的诚信传统

人是文化的载体,又是文化的产物。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。马克思说:

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,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,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,而是在直接碰到的、既定的、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。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,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。

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鲜明的传统性格。笔者在《山东人》那本小册子中曾总结说:“粗犷、豪放、刚烈,节俭、好客、勤劳,坦直、忠信、孝义,如此等等加在一起,就是‘山东人’。”其中,“坦直、忠信、孝义”,实质上就是诚信。

春季里刮春风,黑了天就点上灯,生来的老鼠会打洞,麦子能推面,芝麻能打油,脖子上面长了个头,沙锅打了一定漏。

夏季里天气长,人怕痨病地怕荒,秋后的兔子怕鸟枪,开河就流水,盖屋就垒墙,关帝庙里有周仓,胡子长在嘴巴上。

秋季里开菊花,进了门就来到了家,老鼠见猫心害怕,娶了是个媳妇,不娶是个闺女,姑表两姨是个亲戚。

冬季里下大雪,一个人穿着两只靴,四十五天个半月,人要娶妻,女人要出嫁,苦瓜熟了是甜瓜,句句都是大实话。

山东人就像他们吟唱的这首《大实话》一样质直诚实。他们胸怀坦荡,感情直露,天晴天阴,全挂在脸上。“有事你就快说吧!”他们会把你的委婉视为“絮叨”而不耐烦。他们喜欢开门见山,单刀直入。50多年前,吴金鼎先生就对山东人的“直”予以高度的颂扬:

山东人的直,是及纯正而不含任性、蛮横或粗野的味道。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,公正庄严的动机。所以,这样的直是一种美德。

时至今日,山东人仍然在传承着诚信的美德。对此,外地人给予高度的评价。如辛向阳先生主编的《“说道”山东人》说:

忠诚的信念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山东人心田的原野上,随处都开着忠诚的花朵,结出累累果实。忠诚构成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。他们举手投足间都带有忠诚的踪影。

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在**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,山东人的诚信传统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,照亮“诚信山东”。

二、以诚信为本的齐鲁文化

鲁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地。周公是周礼的制定者,他为鲁国制定了以礼治国的方针。周公的儿子伯禽,秉承父训,在鲁国全力推行周礼。嗣后各位君主,也不遗余力。于是,茫茫神州,数百诸侯,鲁国成为礼治的样板。外地人到了鲁国,不去观看鲁国的礼乐典籍,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。与礼治相呼应的,是经济上的男耕女织。鲁国地处内陆,土地比较肥沃,洙、泗等河流又足资灌溉。另一方面,农耕与礼治是相适应的。男耕女织,自给自足,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利益往来,联结人际关系的,就只有伦理这一条纽带了。

礼治与农耕,造就了以崇尚伦理道德为特征的鲁国文化。而诚信是其*基本的内容之一。这在《论语》中有充足的反映。《论语》一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是研究孔子思想*重要的资料。《论语》对中华民族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,有人将其比作基督教的《圣经》。在《论语》一书中,孔子与弟子屡屡谈及诚信问题。如: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
子夏曰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在孔子看来,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。《论语》说:“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” “文”指文献典籍,“行”制社会生活实践,“忠”即忠诚,“信”即诚信。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,诚信占了两项。

孔子思想是鲁国传统文化的产物。传统造就了孔子,孔子继扬了传统。

不独孔子,鲁国其他人也以诚信为本。《庄子·盗跖》讲了一个故事:

有个叫尾生的人,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。大雨瓢泼,桥下涨水,却不见那女子来。尾生坚守信约,在桥下苦等。水越来越大了,他抱着桥桩,不忍离去,直至淹死。

这个尾生,据考证是鲁地人。

古人把尾生誉为诚信的楷模。

与鲁国隔泰山相望的齐国,实行了一条与鲁国不同的建国方针。

齐国滨海,那时营丘往北不远便是滩平水浅、**一片的渤海,海中鱼、贝繁多。海水可以煮盐,发明煮海水为盐的夙沙氏就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部族。齐国开国之君姜尚因地制宜,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大海上,大力发展渔业、盐业。对脚下那片盐碱地,则大量栽种桑树。桑树的一个特点,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,盐碱地上也可以生长。种桑是为了养蚕,发展丝织业。此外,种桑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。大力发展渔、盐、纺织,同列国诸侯贸易,赚取利润。齐国的经济方针,是以工商立国。在政治上,则是尊贤上功。尊贤,就是唯才是举;上功,就是崇尚功业。鲁国搞的是礼治,讲伦理,重尊卑;齐国不讲这一套,唯才是举,崇尚功业,以此来激励民人奋力进取,博得功名富贵。齐国的建国方针带有极强的功利性。
齐国的经济、政治方针造就了独特的齐文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述齐地民俗云:

初太公治齐,修道术,尊贤智,赏有功,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,矜功名,舒缓阔达而足智。其失夸奢朋党,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,急之则离散,缓之则放纵。

从“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”来看,齐人不讲诚信。实际不然。秦汉时民谚云:“齐楚多辩智。”中国人向来推崇讷言力行,看不起“嘴上功夫”。孔子曰:“巧言,令色,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齐人能言善辩,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。实际上,齐人也特别讲诚信。

兹举一例,以为谈资。

齐国人鲍叔牙有个朋友叫管仲,是颍上(今属安徽)人。两人一块儿做些小本生意,管仲出力不多,分钱的时候却常常多要多占,鲍叔牙也不和他计较,还向人解释说,管仲不是贪财,因他家中有老母,需要赡养。管仲给鲍叔牙出生意,鲍叔牙照着去干,都失败了,他也不认为是管仲的主意不好,而是时机不到……

鲍叔牙待管仲,一片真诚。管仲后来成为齐国名臣,鲍叔牙的信任、推荐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。“管鲍之交”被誉为交友的楷模。而确立“管鲍之交”的,是齐人鲍叔牙。

齐人的诚信与鲁人不完全相同。鲁国以礼治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悌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浓厚的伦理性;齐以工商立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契约性。

三、传承不衰的诚信传统

人是文化的载体,又是文化的产物。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。马克思说:

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,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,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,而是在直接碰到的、既定的、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。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,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。

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鲜明的传统性格。笔者在《山东人》那本小册子中曾总结说:“粗犷、豪放、刚烈,节俭、好客、勤劳,坦直、忠信、孝义,如此等等加在一起,就是‘山东人’。”其中,“坦直、忠信、孝义”,实质上就是诚信。

春季里刮春风,黑了天就点上灯,生来的老鼠会打洞,麦子能推面,芝麻能打油,脖子上面长了个头,沙锅打了一定漏。

夏季里天气长,人怕痨病地怕荒,秋后的兔子怕鸟枪,开河就流水,盖屋就垒墙,关帝庙里有周仓,胡子长在嘴巴上。

秋季里开菊花,进了门就来到了家,老鼠见猫心害怕,娶了是个媳妇,不娶是个闺女,姑表两姨是个亲戚。

冬季里下大雪,一个人穿着两只靴,四十五天个半月,人要娶妻,女人要出嫁,苦瓜熟了是甜瓜,句句都是大实话。

山东人就像他们吟唱的这首《大实话》一样质直诚实。他们胸怀坦荡,感情直露,天晴天阴,全挂在脸上。“有事你就快说吧!”他们会把你的委婉视为“絮叨”而不耐烦。他们喜欢开门见山,单刀直入。50多年前,吴金鼎先生就对山东人的“直”予以高度的颂扬:

山东人的直,是及纯正而不含任性、蛮横或粗野的味道。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,公正庄严的动机。所以,这样的直是一种美德。

时至今日,山东人仍然在传承着诚信的美德。对此,外地人给予高度的评价。如辛向阳先生主编的《“说道”山东人》说:

忠诚的信念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山东人心田的原野上,随处都开着忠诚的花朵,结出累累果实。忠诚构成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。他们举手投足间都带有忠诚的踪影。

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在**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,山东人的诚信传统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,照亮“诚信山东”。

二、以诚信为本的齐鲁文化

鲁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地。周公是周礼的制定者,他为鲁国制定了以礼治国的方针。周公的儿子伯禽,秉承父训,在鲁国全力推行周礼。嗣后各位君主,也不遗余力。于是,茫茫神州,数百诸侯,鲁国成为礼治的样板。外地人到了鲁国,不去观看鲁国的礼乐典籍,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。与礼治相呼应的,是经济上的男耕女织。鲁国地处内陆,土地比较肥沃,洙、泗等河流又足资灌溉。另一方面,农耕与礼治是相适应的。男耕女织,自给自足,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利益往来,联结人际关系的,就只有伦理这一条纽带了。

礼治与农耕,造就了以崇尚伦理道德为特征的鲁国文化。而诚信是其*基本的内容之一。这在《论语》中有充足的反映。《论语》一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是研究孔子思想*重要的资料。《论语》对中华民族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,有人将其比作基督教的《圣经》。在《论语》一书中,孔子与弟子屡屡谈及诚信问题。如: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
子夏曰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在孔子看来,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。《论语》说:“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” “文”指文献典籍,“行”制社会生活实践,“忠”即忠诚,“信”即诚信。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,诚信占了两项。

孔子思想是鲁国传统文化的产物。传统造就了孔子,孔子继扬了传统。

不独孔子,鲁国其他人也以诚信为本。《庄子·盗跖》讲了一个故事:

有个叫尾生的人,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。大雨瓢泼,桥下涨水,却不见那女子来。尾生坚守信约,在桥下苦等。水越来越大了,他抱着桥桩,不忍离去,直至淹死。

这个尾生,据考证是鲁地人。

古人把尾生誉为诚信的楷模。

与鲁国隔泰山相望的齐国,实行了一条与鲁国不同的建国方针。

齐国滨海,那时营丘往北不远便是滩平水浅、**一片的渤海,海中鱼、贝繁多。海水可以煮盐,发明煮海水为盐的夙沙氏就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部族。齐国开国之君姜尚因地制宜,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大海上,大力发展渔业、盐业。对脚下那片盐碱地,则大量栽种桑树。桑树的一个特点,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,盐碱地上也可以生长。种桑是为了养蚕,发展丝织业。此外,种桑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。大力发展渔、盐、纺织,同列国诸侯贸易,赚取利润。齐国的经济方针,是以工商立国。在政治上,则是尊贤上功。尊贤,就是唯才是举;上功,就是崇尚功业。鲁国搞的是礼治,讲伦理,重尊卑;齐国不讲这一套,唯才是举,崇尚功业,以此来激励民人奋力进取,博得功名富贵。齐国的建国方针带有极强的功利性。
齐国的经济、政治方针造就了独特的齐文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述齐地民俗云:

初太公治齐,修道术,尊贤智,赏有功,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,矜功名,舒缓阔达而足智。其失夸奢朋党,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,急之则离散,缓之则放纵。

从“言与行缪,虚诈不情”来看,齐人不讲诚信。实际不然。秦汉时民谚云:“齐楚多辩智。”中国人向来推崇讷言力行,看不起“嘴上功夫”。孔子曰:“巧言,令色,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齐人能言善辩,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。实际上,齐人也特别讲诚信。

兹举一例,以为谈资。

齐国人鲍叔牙有个朋友叫管仲,是颍上(今属安徽)人。两人一块儿做些小本生意,管仲出力不多,分钱的时候却常常多要多占,鲍叔牙也不和他计较,还向人解释说,管仲不是贪财,因他家中有老母,需要赡养。管仲给鲍叔牙出生意,鲍叔牙照着去干,都失败了,他也不认为是管仲的主意不好,而是时机不到……

鲍叔牙待管仲,一片真诚。管仲后来成为齐国名臣,鲍叔牙的信任、推荐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。“管鲍之交”被誉为交友的楷模。而确立“管鲍之交”的,是齐人鲍叔牙。

齐人的诚信与鲁人不完全相同。鲁国以礼治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悌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浓厚的伦理性;齐以工商立国,其诚信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,其诚信具有契约性。

三、传承不衰的诚信传统

人是文化的载体,又是文化的产物。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。马克思说:

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,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,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,而是在直接碰到的、既定的、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。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,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。

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鲜明的传统性格。笔者在《山东人》那本小册子中曾总结说:“粗犷、豪放、刚烈,节俭、好客、勤劳,坦直、忠信、孝义,如此等等加在一起,就是‘山东人’。”其中,“坦直、忠信、孝义”,实质上就是诚信。

春季里刮春风,黑了天就点上灯,生来的老鼠会打洞,麦子能推面,芝麻能打油,脖子上面长了个头,沙锅打了一定漏。

夏季里天气长,人怕痨病地怕荒,秋后的兔子怕鸟枪,开河就流水,盖屋就垒墙,关帝庙里有周仓,胡子长在嘴巴上。

秋季里开菊花,进了门就来到了家,老鼠见猫心害怕,娶了是个媳妇,不娶是个闺女,姑表两姨是个亲戚。

冬季里下大雪,一个人穿着两只靴,四十五天个半月,人要娶妻,女人要出嫁,苦瓜熟了是甜瓜,句句都是大实话。

山东人就像他们吟唱的这首《大实话》一样质直诚实。他们胸怀坦荡,感情直露,天晴天阴,全挂在脸上。“有事你就快说吧!”他们会把你的委婉视为“絮叨”而不耐烦。他们喜欢开门见山,单刀直入。50多年前,吴金鼎先生就对山东人的“直”予以高度的颂扬:

山东人的直,是及纯正而不含任性、蛮横或粗野的味道。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,公正庄严的动机。所以,这样的直是一种美德。

时至今日,山东人仍然在传承着诚信的美德。对此,外地人给予高度的评价。如辛向阳先生主编的《“说道”山东人》说:

忠诚的信念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山东人心田的原野上,随处都开着忠诚的花朵,结出累累果实。忠诚构成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。他们举手投足间都带有忠诚的踪影。

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在**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,山东人的诚信传统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,照亮“诚信山东”。

齐鲁文化——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(二)

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631号